中唐枭雄

虎贲中郎/著

2016-03-17

书籍简介

神脉龙首原,朝阙大明宫。高翁憩龙庭,哥奴掌中天。兴庆宫,鼓瑟吹笙,歌舞升平,河清海晏,李三郎枕戈百万,睥睨天下。芙蓉园,一曲霓裳羽衣,羞花闭月,贵妃醉酒,三郎怒放,轧荦儿垂涎三尺。杨八姐手持彩练当空舞,五杨遮天,百官辟夷。轧荦山厉兵秣马觊天阙,网罗英才,威震北疆一囚徒浑身是胆破枷锁,驰骋千里,横空出世奏一曲盛世霓裳:一缕烽烟,朽木又逢春。又逢春,山河烂漫,通衢歧路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,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———————《中唐枭雄》

首章试读

车辚辚,马萧萧。 宽阔平坦的驰道上,一支规模庞大的使团队伍缓缓前行。 为确保使团安全返回,鸿胪寺请旨派遣一支五百余人的御前铁骑沿途护送,直到将使团送出边境。 登高俯眺,这支声势浩大的使团宛如一条色彩斑斓的大蟒,连绵数里,蜿蜒而行。 铁甲森森,寒光凛凛的数千支长枪直指长空,声势浩大,威武雄壮。 旌旗猎猎,位于队伍正中的那面红绿相间的南诏王大旗,张扬而不失威严,极其显眼。 多达两百余面旌旗为这条通向姚州的黄沙驰道增添几分绚丽的色彩,令沿途百姓翘首骋望,感叹咋舌的同时,脸上挂着热情洋溢的笑容,一种无法言语的优越感充斥心田,胸中涌出满满的自豪与骄傲。 不管这支使团的仪仗多么严整壮观,队伍如何威武雄壮,却是千里迢迢奉命入京朝贡的外藩使团。 在我大唐帝国的天空下,诸国番邦都得俯首称臣,无论是龙是虫都得盘着,趴着,无一例外。 每逢重大节日或大赦天下之际,四方藩国都要遣使进京朝贡献礼,以示臣服。 君臣之礼,主从尊卑,泾渭分明。 在大多数平民百姓看来,而今大唐帝国物阜民丰,海清河晏,剑锋所指所向披靡,国力昌盛,如日中天。 这份荣耀属于皇帝,属于当朝权贵,可这种强烈而浓郁的自豪感则属于数千万大唐百姓。 因此,当百姓们再次看到这支南诏使团进京半年之后又折道返回,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南诏国进献的贡品如何,也没有在南诏使团返程途中获得实际收益,但他们心里仍然十分受用。 为帝国昌盛而骄傲,为民族强大而自豪,为蜀女杨氏受封贵妃而高兴,与皇帝同乐,蜀中百姓倍感荣焉。 去岁,即大唐天宝四年(公元745年),皇帝李隆基册立杨玉环为贵妃,大赦天下,随即外藩诸国纷纷遣使入京朝贺。九月,南诏王皮罗阁命长子阁罗凤为使,率领七百余名使团北上长安朝贡,至年底抵达长安。 鲜为人知的是,就在南诏使团进京朝贡之前,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派遣使者出使南诏,结果却与南诏王皮罗阁交涉失败。此举,令章仇兼琼甚为...

首 页目录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