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人自九岁观看93台版古装剧《包青天》后,对其中台湾资深演员龙隆饰演的【八贤王赵德芳】这一人物角色印象极深,进而莫名的对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一种情结,多年以来一直十分想了解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的情况,但查阅了诸多史实资料,却均记载甚少,心中万分不解,在几乎看过了所有出现【八贤王赵德芳】这一角色的电视剧和小说书籍后,思绪反而更加烦乱,因为戏剧人物与故事情节和自己内心所想相差甚远,虽然明知真实的历史人物赵德芳在二十三岁就已暴薨,但仍希望他可以借由另一种方式继续活在历史之中,于是决定下笔写上一篇故事,更多的是让自己的内心平静,也希望借由故事,让更多人知道这样一个史实上默默无闻,戏剧中确又鼎鼎大名的【八贤王赵德芳】。 【泣血王权】是我参考许多史书之后才动笔而写的,整篇小说的框架都是由正史构成,所谓框架就是此文的大骨骼,其中大多故事史书均可查到,包括:年份、人物名字、重大历史事件等,对于细节稍有改动,例如,戏剧中八贤王赵德芳的王妃姓狄,但正史记载中,赵德芳的夫人姓焦【其父为开国功臣之一焦继勋】,但为符合一直以来的民间印象,因此文中将焦改为狄。再如,文中王子对王妃的称呼为“母后”,原本设计应为“母妃”,但权衡之下还是决定以“母后”为称,一来符合大多读着的阅读感觉,二来该称呼可提升狄妃的“身份”。故事内容是在仁宗成为太子之前,宋朝所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,本人所求,就是在不改变真实历史的情况下,让赵德芳活在其二十三岁之后的历史之中。我已将个人对于谜案【金匮之盟】【烛影斧声】的想法融在了这本小说之中,而【狸猫换太子】则是我个人用另一种故事再现历史。 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: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、凄美悲惨的小周后、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、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、善谏贤能的寇准、勇武直率的呼延赞,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,更充满无奈和叹息;也有熟悉的传闻典故:金匮之盟、烛影斧声、君子远庖厨、卖油郎铜钱倒油、绳可断木水滴石穿、洛阳纸贵、书中自有黄金屋、榜下捉婿、华山对弈、太祖盘龙棍、瓦埠君子里、官帽插翅、忠义孩儿、药王邳彤,从书里将会知道他们的出处;更有熟悉的历史事件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