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和十八年,九月九日,重阳。 晨光熹微,穿过桂树的浓枝,洒落在庭院小径上。 掖庭宫西南的内侍省里听不见一声鸟鸣,也没有一丝人语,唯有苔池里的清泉轻轻地流淌着。 今天是内侍省例行监会的日子。省内六局的令丞都早早儿地赶来,详细汇报各处的情况。作为安乐王爷的贴身宦官,十六岁的戚云初虽然品级低微,却也有幸列席于其中。 由于年事已高,内侍监长秋公大人今日并未出席,会议也因此而草草结束。散会之后,戚云初心事重重地穿过东步廊,朝着掖庭宫南侧的通明门走去。 出了通明门往北行走,再穿过两道宫门,就能抵达紫宸宫的含露殿。十四岁的安乐王*星,就暂时居住在那里。 这个时辰,小王爷早已经用罢了早膳,恐怕正伸长了脖子,焦急地等待着戚云初的归来。 说来倒也是凑巧——当今圣上的正宫皇后萧氏今日临盆在即。再晚些时候,安乐王也得赶去向皇兄贺喜,只是这贺喜之礼究竟应该准备些什么,王爷不关心,而他这个做下人的也毫无头绪。 所幸安乐王爷深受先帝与今上的宠爱,私库丰盈,也就只有先让人从库里取两样应景的宝贝玩意儿应急了。 想到这里,戚云初勉强算是拿定了主意。他心情稍一松懈,忽然发觉有一阵幽香正迎面沁来。 今年雨水丰沛,秋意来得也早。掖庭的桂花开过又谢;而菊花又不为长秋公所喜,内侍省里久已不植。 如今却又是谁,在这深宫之中暗香盈盈? 戚云初毕竟还只是一个少年,不觉已经放慢了脚步朝周围望去——步廊两侧都是雅致的庭院,北侧连着一个八角凉亭,亭中地面上还凿有流杯渠,任清泉缓缓从中流过。 他愣了愣,想起这亭倒还有个名字——紫兰亭。 他继而发现,紫兰亭的西面还摆着一条藤椅,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一动不动地,似乎正在养神,却又好像已经成为了一具尸体。 除了内侍监长秋公大人却还有谁? 长秋公大人是大内里所有宦官的首领。当朝的宦官里头,几乎已经没人弄得清楚他究竟服侍了几朝天子,又在这掖庭宫南的内侍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