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大中小
春节的时候,我们一家三口逛成都春熙路。
看见一家点心店在卖“韩国冰淇淋”
老婆就问儿子吃不吃韩国冰淇淋?儿子说要吃。
我就上前去问价钱,居然卖15元一只,是一般冰淇淋的3倍多。
为了不丢面子,只好掏出15元钱买了一只。
早春二月的天气还很寒冷,不是吃冰淇淋的时候,春熙路上好像只有儿子一个人在吃冰淇淋,并且是一只高达15元的所谓“韩国冰淇淋”
;这让我心里一阵阵地“发寒“,觉得自己上了人家的瓜当,出了洋相。
我们问儿子“韩国冰淇淋”
的味道如何?已经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说:跟一般冰淇淋的味道没什么两样,啥子“韩国冰淇淋”
哟,纯粹是骗人的!
看来,这“韩国冰淇淋”
不仅让我心里直“发寒“,就连儿子也“喊冤”
啊。
逛完春熙路,我们来到一家规模较大的小吃店吃午饭。
我和老婆一人要了一碗面条,儿子说要吃饭,并指名要吃鱼香肉丝。
我观察了一下发现,到这里来进餐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吃小吃的,吃点菜的很少。
果然,向服务员催问了几次,鱼香肉丝都没弄出来,直到我和老婆把面条都吃完了,那鱼香肉丝还是没上桌;又等了10来分钟,那鱼香肉丝才“千呼万唤始出来”
一看,这鱼香肉丝简直没有一点品相,跟地摊上的大众菜没什么两样;一尝,那味道还不如我的手艺。
儿子边吃边说,这鱼香肉丝的味道比他妈妈弄得可差远了。
更糟糕的是,结账的时候,那盘鱼香肉丝竟然收了我们12元,让我们一家三口全傻眼了
这次路过成都,算是又长了一次见识。
我总结说:“韩国冰淇淋”
名副其实,的确让人感到“心寒”
;但鱼香肉丝却是徒有虚名,因为它一点也不“香”
啊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